公告欄: |
根據國家統計局監測數據顯示,全國流通領域2020年3、4月份食品大豆價格呈現,從持續強勢到漲速放緩并偏向理性回歸態勢。(見表1和圖1)。
▲表1 2020年3、4月份國家統計局流通領域食品大豆價格監測數據
▲圖1 2020年3、4月份國家統計局流通領域食品大豆價格變化趨勢圖
▲圖2 2020年3、4月份國內國際期貨大豆及玉米價格變化趨勢圖
(數據根據大連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整理)
3月份我國食品大豆價格呈現持續強勢運行態勢?赡茉蛑饕幸韵聨c:受我國新冠疫情影響,1、2月份大豆買賣交易因物流及復工影響,幾乎停滯,3月份開始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豆制品行業全面復工復產也達到高峰期,導致出現生產企業集中采購大豆的現象,造成大豆需求陡增的假象;有資本進入炒作,小貿易商跟隨囤貨;中央儲備糧直屬庫為補庫也加入收購大豆的行列,其超常規高價入市給市場注入了活力,進一步讓各類收購主體誤認為大豆少了,而紛紛提價搶豆,使得市場看漲情緒持續升溫。
4月上旬我國食品大豆價格處于高位運行階段,主要是因為:農戶手中余量基本見底,市場炒作氛圍依舊存在;部分地區中央儲備糧直屬庫尚未結束收購任務,且價格維持高位。4月中旬食品大豆價格漲速放緩,主要是因為:中央儲備糧直屬庫逐漸停止收購,市場主體也不再盲目追高;國際疫情迅速蔓延,多國采取封國封城措施,特別是受歐亞經濟委員會決定4月12日至6月30日禁止其成員國出口大豆的影響,雖然我國每年進口的非轉基因大豆數量對我國豆制品行業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但這一國際消息還是被部分投資者拿來炒作了?偟膩碚f,4月份我國食品大豆呈現漲速放緩并偏向理性回歸態勢。
當前大豆價格持續上漲,是一種非正常情況,這種情形需要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因為大豆價格非理性上漲不僅給加工企業造成了原材料成本過重的負擔,而且農戶也未得到應有的實惠(因為農戶在春節前就基本已經把手里的大豆出盡了)。建議:恢復臨儲政策以平衡大豆市場;研究相關政策,將價格優勢體現在豆農身上,讓豆農得到實惠。
對屯糧貿易商而言,更需要引起重視,因為:我國國產大豆的產量和需量基本是平衡的;我國每年進口的非轉基因大豆數量以及我國出口的大豆數量對我國國產大豆供需平衡及加工產業均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國產大豆85%以上流向食品加工領域(主要是豆制品加工)跟進口大豆基本為壓榨領域一直以來是兩條平行線,相互依存度不大;小麥收割期將至,部分貿易商已經在為小麥騰庫存;我國國產大豆價格呈現漲速放緩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隨著疫情的穩定,炒作過后,大豆價格也已經在逐步回歸理性,甚至還有下跌的可能。建議:屯糧貿易商盡快及時出貨。
國內國際期貨方面:中美貿易談判雖然仍是各方關注的重點,但新一輪的全球貿易格局已基本形成,因此不管中美雙方能否就進口美豆關稅問題達成新協議,美豆對華出口都難以恢復到貿易戰之前的水平。3月份,中國以外地區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大幅增加,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衰退,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場大幅下挫。隨著疫情繼續傳播,各國央行也采取刺激措施,應對疫情沖擊,打壓期價持續下跌。4月份,全球新冠疫情惡化程度持續蔓延,市場主體擔憂不斷加劇,加上巴西大豆收割已進入最后階段,阿根廷大豆收割進度也已完成近半,均對美豆期價形成利空影響。
文章來自“豆委會”公眾號